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心得 -> 正文

李建楠: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践行三全育人工作实践

日期:2023-06-16 阅读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三全育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结合材料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实践,有四点体会:

1.突出价值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三全育人”长效性。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必须坚持系统观点,做好顶层设计。按照上级要求,学院坚持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依照教育规律对育人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制定了“铸魂树材”育人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学生成长需求,系统构建了“红色先锋铸魂工程”“教风学风提升工程”“就业创业助飞工程”等七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确保三全育人长效贯通。

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立德树人作为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红、青、蓝”3个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成立“红色先锋宣讲团”,实施“红色先锋”牵手“明日之星”行动,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自觉,激励全体学生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近3年学院先后获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学生公寓安全文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考核和党建考核均为优秀。

2.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断点盲点,提升“全过程育人”连贯性。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落实“全过程育人”,关键在于打通断点和盲点,确保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从入学教育到毕业典礼,保证思政教育不断线,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本领、矢志不渝报效祖国。通过把思政元素融入学习、生活、实践各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打通思政教育工作的断点、盲点,真正做到以德育心,保证了全过程育人的连贯性。

为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下基层、进一线,学院成立“筑·飞”辅导员工作室,积极探索一站式社区育人模式改革,将思政阵地建在公寓中,通过加强“图书银行”“党史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促进思政教育走近学生工作一线,走进学生日常生活,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辅导员化身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疏导心理的“情感大师”、解决生活琐事的“跑腿小哥”。疫情期间,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共同面对疫情考验。通过入驻学生公寓,辅导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成为同学们更加信任的良师益友,确保成长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3.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全方位育人”有效果。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实施“全方位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迫切需求。

学院坚持目标导向,主动对接社会、行业需求,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近2年获批课程思政项目2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双创”金课1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3项,“我与党的二十大”课程思政短视频二等奖1项。

课堂之外学院将育人理念融入学生培养各方面、各环节,打好组合拳,推动各要素协同育人。结合材料学科的专业特色,打造红色先锋、蓝色引擎、小草学堂、材料之星等品牌育人项目,组织各类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加强学风、院风、班风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2年本科升学和高质量就业均名列前茅。

4.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全员育人”见实效。

落实全员育人就是要采取措施,调动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家长的育人作用,为学校育人工作服务。

学院坚持实施导师制,从大一入学就为新生配备班导师、专业导师、就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习成长。为促进专业能力培养,成立“珠峰课堂”实验班,金属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业指导。为助力学生成才就业,建立了“院-系-班三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毕业季,领导教授们纷纷化身就业大使,积极为考研、就业的同学联系导师、推荐单位,为学院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人才培养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为加强家校联动,学院建立家长微信群成立家委会,邀请家长参加毕业典礼、线上实习、就业动员等活动,坚持给家长寄送成长分析报告,积极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取得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新能源、新材料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破解高校资源不足等难题,学院秉持开门办大学的理念,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建平台”,积极借助社会资源为育人服务。

第一,积极主动走出去。通过现场调研、合作共建、成果转化、挂职锻炼、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近3年,先后与金能化学、山东国瓷、道恩集团、浦林成山等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第二,诚心实意引进来。学院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设立奖学金、合办虚拟班、联合攻关产业壁垒,开展全方位合作。近3年累计接受捐赠180余万元,物资2000余万元。与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开办芯恩定制班,选拔培养行业急需材料类人才54人,解决高质量就业46人。

第三,借船出海育新人。学院积极承办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等学科竞赛和学术会议,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提供高层次的专业平台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材料学院三全育人工作还有很多不完善,待改进的地方。下一步,学院将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向兄弟单位学习,引导全体教师将立德树人潜移默化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潜心做有温度的新时代“大先生”,鼓励全体学生做“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奋斗者和追梦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负伟大时代!

(作者李建楠,系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