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这一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六个必须坚持”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通构建起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要的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贯穿到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对推进学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和世界观。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进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列宁也指出:“只有充分相信人民,从人民当中汲取创造动力,才能取得革命成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多种重要场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告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党的执政原则。习近平指出:“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人民至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石。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渊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孔子提出“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到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从荀子提出“改善政治、养民富民”思想到董仲舒提出的“天之立王,以为民也”的君之为民思想,都体现出了通过重民、爱民、护民、安民、亲民、恤民、利民、富民等来缓解社会矛盾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丰富的民本思想,客观上有助于实现人民大众的利益,其中的显著特征和中心内容蕴含了与新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内核。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范例,集中反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党章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从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将“为人民服务”理念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到邓小平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利益;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价值目标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到胡锦涛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尊重和关怀。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升华和延展,是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是坚持人民至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方法论遵循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坚持人民至上,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和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基本方法。
(一)在政治立场上,要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主张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另一方面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运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中首要是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创造者,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依靠人民推进社会历史发展”,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在发展动力上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其次,要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再次,在民主政治上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论”在中国实践场域中的现实表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明发展的表征。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二)在目标旨归上,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实惠,全力破解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把解决矛盾的过程有效转化为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过程,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要坚持以困难群体为着眼点,立足最突出的问题,疏通痛点和堵点,全面消除盲点,立体式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坚持不懈做好兜底性、普惠性的民生建设工程。
(三)在路线策略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群众路线,问计于民,深入群众,为各项工作提供客观的根据。要深入到群众中进行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路向
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好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中央和省委惠民富民政策,以及学校党政惠及师生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解决好师生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师生员工切实感受到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新气象,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校师生员工。
(一)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监督作用
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宽师生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渠道。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话语权,让师生可以无障碍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要充分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作用,让党性强、原则性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师生员工充当“便衣纪检员”,主动行使监督权利;要及时分析和研判各类信访举报,优先处置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师生利益的问题线索,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来信、来访、电话、网络”等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体系。
(二)坚持人民至上,必须要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要从纠正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四风”问题抓起,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变化,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严查快处,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特别要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领域办事拖沓敷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等作风问题进行严查,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对的,对师生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的,对师生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的,坚决纠正和查处,让师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把师生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的根本标准。要经常深入师生一线,零距离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师生所愿所盼,在深入师生的广泛调查中摸排收集问题线索,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纪法规的维护者、践行者,干部队伍风清气正才有战斗力,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作者周如东,系山东科技大学纪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