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新时代新征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总体要求、调研内容、方法步骤等做出了明确部署。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法宝,躬身力行,运用好“眼”“脑”“脚”,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效答好“时代之问”,为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眼”——“双眼洞悉”深耕基层摸实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好“前期谋划”,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而是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察实情,这样才能炼就“火眼金睛”,把问题看透、把问题摸清,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能力,要牢牢把握 “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眼睛要看得“透”、看得“清”、看得“远”。在学院调查研究工作中,敢用“透视镜”,吃透政策文件,把文件转化到调查研究工作中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在学院众多信息中精捡要情,从迷雾中看透问题本质;善用“显微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对学院工作全面体检,落实到人、具体到事,不怕揭短亮丑,敢于“革自己的命”,动真刀、下实手,对“小问题”给予“大重视”;常用“望远镜”,坚持系统观念,要放眼长远,聚焦学院当前发展短板弱项,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结合时代、时情、时机,开展实际调查研究。
“脑”——“头脑善思”深度钻研谋实招
毛泽东同志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诚然,开展好调查研究,必须做好“中期思考”,既要“看病”,还要深思熟虑后“开方”,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达到认真分析问题、推动问题解决的目的。
当前,学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师生的需求更趋多样化,要想调查研究出成果,必须秉持“钻”的精神和态度,狠下一番细致深入的功夫。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身入”基层,也要“心到”基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往深里“钻”,往实里“钻”,逐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在这方面,我们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和做法,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条件和具体工作要求将其运用于调查研究的环节。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推动问题解决,对待特殊性问题可以通过专家研究、学术座谈等方法“精烹细饪”,进行“特殊对待”;对待普遍性问题可以采用问卷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广泛撒网”,实现“全面覆盖”。
“脚”——“两脚踏实”深入转化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我们必须做好调查研究的“后期跟踪”,不要只重视开头,不重视结尾,把调查研究的目的抛诸脑后。
让调研“行之有效”,不能让问题仅仅停留在面上的解决,而要做深做细调研的“后半篇文章”。要结合问题拿出硬招,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抓好调度推进,一层一层落实,确保开展一次调研就要努力打通一批难点堵点痛点;要明确问题的轻重缓急,牵住“牛鼻子”,紧盯主要矛盾、分析关键因素,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加快解决,决不能让其成为下一次的“被调研”内容;要分类处理调研成果,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
调查研究是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应该成为我们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掌握调查研究真本领,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把“问题清单”变成“结果清单”,不断提高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陈猛,系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